原文地址:Android自動化測驗工具調研 - Stars-One的雜貨小窩
Android測驗按測驗方式分類,可分為兩種:一種是傳統邏輯單元測驗(Junit),另外一種則是UI互動頁面測驗,
這里詳細講解第二種測驗,
UI互動頁面測驗如果是人工進行,會消耗人力,且不一定按質量進行測驗,測驗不全面,不到位,于是發展了通過寫測驗代碼來進行測驗,
Monkey
首先,介紹一下Monkey這個測驗框架
命名為猴子,意思的是像猴子一樣沒有規則的順便亂點操作
Android SDK自帶的測驗工具,在測驗程序中會向系統發送偽隨機的用戶事件流(如按鍵輸入、觸摸屏輸入、手勢輸入等),實作對正在開發的應用程式進行壓力測驗,也有日志輸出,
實際上該工具只能做程式做一些壓力測驗,由于測驗事件和資料都是隨機的,不能自定義,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,
使用的話則是通過adb shell命令來執行的,如下面例子:
//(此時指定軟體會被打開并開始亂點亂按)
adb shell monkey -p com.tencent.news -v -v -v 100
MonkeyRunner
MonkeyRunner也是Android SDK內置的一個工具,但與Monkey沒有太大的聯系,Monkey是通過adb命令下發相關事件指令來進行測驗,而MonkeyRunner采取客戶端/服務端的方式來下發相關指令
其檔案位于AndroidSDK目錄/tools/bin/monkeyrunner.bat.bat
本質上,MonkeyRunner是個工具集API(JPythod),通過讓Pythod代碼可以實作模擬操作手機APP的操作,具體可參考此文monkeyrunner自動化工具詳解 - 習久性成 - 博客園
撰寫測驗腳本(Pythod)來自定義資料、事件,Monkeyrunner 足夠強大了,但是錄制的腳本是以坐標軸來作為定位方式,而安卓設備型別眾多,各種解析度,所以移植性不好
Espresso
此方案,目前主要用戶讓Android開發人員進行自測使用,測驗腳本代碼為Java/Kotlin
Android官方代碼中,默認參考這個測驗框架庫,在我們新建專案的時候就可以看到,app代碼目錄下有以下三個檔案夾
- androidTest UI的單元測驗代碼
- main 主代碼
- test 邏輯測驗代碼
其中,androidTest就是所說到的UI的單元測驗代碼,對應的測驗框架為Espresso
,基于Instrumentation
進行改造而成,測驗的主要流程就是找到對應控制元件Id,然后進行對應的斷言判斷
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需要懂Android開發的相關知識才能進行測驗代碼的撰寫
如果單純撰寫確實有些難度,之后與Android SDK里的UiAutomator
工具聯用,UiAutomator工具檔案是在AndroidSDK目錄/tools/bin/uiautomatorviewer.bat
UiAutomator
工具,主要功能就是會將當前的APP頁面進行截圖,然后分析View的層次結構,并展示View的相關屬性資訊,如控制元件ID,margin,text等實際上,UiAutomator底層使用的無障礙服務(AccessibilityService)那套API,唯一有所區別的是,UiAutomator是shell環境才能使用,而AccessibilityService可以在APP使用(需要用戶手動開啟權限)
可以通過Android Studio
中的run
->Record Espresso Test
,打開一個對話框,通過此對話框,可以進行相關流程的測驗,之后完成后自動生成對應的測驗代碼
詳情程序可參考這篇文章Android Espresso使用 - 愛碼網
Instrumentation框架是Android測驗環境的核心,很多測驗框架都是基于其實作,
Instrumentation其實是Android Framework中的一個類,它的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監控Android系統和Application之間的互動,因此實作了測驗應用程式對應用程式的控制,
Instrumentation`會在App啟動階段被初始化,然后作為一個實體變數保存到ActivityThread物件中,Application的創建,Activity生命周期方法的回呼等其他操作,都會經過Instrumentation來完成,會先呼叫Instrumentation的相應方法,
Instrumentation框架通過將主程式和測驗程式運行在同一個行程來實作這些功能,可以把Instrumentation理解為沒有界面的activity,它具有啟動能力和監控能力,
Appium
在說這個之前,先說下Selenium,Selenium是用來進行Web測驗的框架,
selenium 本身是一套web自動化測驗工具,但其經常被用于爬蟲,解決一些復雜爬蟲的問題,
selenium 用于爬蟲時,相當于模擬人操作瀏覽器,之后由此框架發展出了其他的框架
- Robotium
也是基于Instrumentation的測驗框架,目前國內外用的比較多,資料比較多,社區也比較活躍,缺點是對測驗人員來說要有一定的Java基礎,了解Android基本組件,不能跨App,
- Selendroid
基于Instrumentation的測驗框架,可以測驗Native App、Hybird App、Web App,但是網上資料較少,社區活躍度也不大,可以看做是一個Web版的Robotium,使用入門課參考selendroid 入門 · TesterHome
示例腳本:
AndroidDriver driver = new AndroidDriver(new URL("http://localhost:8080/wd/hub"), getDefaultCapabilities());
driver.findElement(By.id("startUserRegistration")).click();
WebDriverWait wait = new WebDriverWait(driver, 5);
WebElement inputUsername = wait.until(ExpectedConditions.presenceOfElementLocated(By.id("inputUsername")));
inputUsername.sendKeys(user.getUsername());
Assert.assertEquals(nameInput.getText(), "Mr. Burns");
nameInput.clear();
nameInput.sendKeys(user.getName());
takeScreenShot("User data entered.");
driver.findElement(By.id("btnRegisterUser")).click();
而Appium也是從Selenium延伸出來的,是目前最主流的移動測驗自動化框架,不僅支持 Android 應用,而且適用于 iOS、混合和 Web 應用程式,
上面說到的3個框架,測驗流程原理為:
電腦在指定埠開啟一個Web服務,并在手機安裝一個對應的客戶端APP程式,兩者通過Socket協議鏈接
之后撰寫腳本里,可以使用Web服務的地址,之后腳本代碼傳輸給Web服務,由Web服務再下發手機,有客戶端APP程式執行對應的指令操作(這個APP程式實際上就是沒有界面的,可以理解為一個后臺行程)
Appium的桌面APP也是提供了一種測驗錄制功能,可以將測驗的流程記錄,并轉為對應的腳本代碼,如點擊了什么控制元件,輸入了什么內容等步驟,可以參考Appium的使用方法
它底層完全使用了 Selenium 和 WebDriver 的 API,所以如果你之前有用過 selenium, 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學習成本就可以使用 appium,
Appium 通過 uiautomator(API 級別 16 或更高)和 Seledroid(API 級別低于 16)支持 Android,但是你不需要具體懂這兩個框架的具體用法,appium 都已經幫你封裝成了統一的使用規則,
Appium 的優勢之一是幾乎可以使用任何編程語言(例如 Java、Objective-C、JavaScript、PHP、Ruby、Python 或 C# 等)撰寫 Appium 腳本,不需要重新編譯或改變應用程式來匹配Appium,Appium有一個非常大而活躍的社區,
Airtest
是網易出品的一款基于影像識別和poco控制元件識別的一款UI自動化測驗套件,由Airtest框架、poco框架、airtestIDE 組成,是一個跨平臺的UI自動化測驗框架,適用于游戲和App,
Airtest的框架是網易團隊自己開發的一個影像識別框架,這個框架的祖宗就是一種新穎的圖形腳本語言Sikuli,
Sikuli這個框架的原理是這樣的:
計算機用戶不需要一行行的去寫代碼,而是用螢屏截屏的方式,用截出來的圖形擺列組合成神器的程式,這是Airtest的一部分,
另外,Airtest也基于poco這個UI控制元件搜索框架,這個框架也是網易自家的跨平臺U測驗框架,原理類似于appium:
通過控制元件的名稱,id之類的來定位目標控制元件,然后呼叫函式方法,例如
click()
,swip()
之類的方法來對目標控制元件進行點擊或者是操作,
雖然Airtest剛開始是為了游戲測驗,現在在app測驗中也有很大的應用范圍,只是進行錄制、執行腳本的AirtestIDE沒有開源,不方便進行深度定制,
AirtestIDE工具,內置了Airtest和Poco的相關插件功能,能夠使用它快速簡單地撰寫 Airtest 和 Poco 代碼,
AirtestIDE依賴ADB與安卓設備進行通信,撰寫的對應的腳本檔案代碼為Pythod
使用可參考Airtest-app自動化測驗必備神器 - 知乎
Solopi
主要就是測驗人員自行安裝對應的測驗工具apk和目標測驗apk,進行測驗,之后可以測驗工具可以將手機上的操作進行錄制保存為腳本,并可以分享到其他設備上執行,從而實作一套自動化測驗,
Solopi開源地址
是螞蟻金服開源的一款移動端APP測驗工具,提供腳本錄制、編輯、回放,結果展示以及一機多控(即通過設備間的socket通訊實作1臺手機可以控制多臺手機執行腳本)等功能,其測驗用例的錄制和執行等操作均在手機端的一個APP中完成,
不需要借助電腦軟體與測驗設備互動,所以通信結構比Appium簡單高效,對元素的識別也是使用類似于appium的控制元件的方式,并且引入了類似于airtest的影像識別的方式,
Solopi支持原生APP即混合式APP,雖然Appium和Airtest都有很大的應用范圍,但是Solopi相比于appium和airtest有以下優勢:
- 改進的控制元件匹配演算法,更高的匹配成功率;
- 不需要依賴pc端的桌面應用,全部操作都在手機端的app中完成,實作了無線化,隨時可測;
- 不需要代碼基礎,使用人群覆寫范圍廣;
- 提供性能測驗的功能等,
這套方案中,底層依賴主要是 “無線 ADB、系統輔助功能、Chrome 除錯以及影像識別技術”,同時,在底層依賴的基礎上,封裝了一套核心能力,由 “控制元件定位、事件驅動、性能采集以及依賴注入” 組成,并在服務層實作了錄制、回放、資料處理等公共服務能力,在架構的最頂端,結合界面互動邏輯包裝出了各個功能的入口
SoloPi 錄制的用例會以 JSON 的形式存盤起來,用例不僅可以在設備本地直接回放,還可以通過 SoloPi 的決議器將用例轉換為 Appium等目前主流自動化測驗框架的腳本,輕松打通云測平臺
參考
- 一個簡單的monkey測驗工具_一土小亙兄的博客-CSDN博客_monkey
- [Android學習十一]Android開發單元測驗_野馬紅塵的技術博客_51CTO博客
- Android UI自動化測驗框架—SoloPi簡介 - 掘金
提問之前,請先看提問須知 點擊右側圖示發起提問



轉載請註明出處,本文鏈接:https://www.uj5u.com/yidong/517722.html
標籤: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