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由
-
在不同網段之間轉發資料,需要有路由器的支持
-
默認情況下,路由器只知道跟它直連的網段,非直連的網段需要通過靜態路由、動態路由告訴它
-
靜態路由
- 管理員手動添加路由資訊
- 適用于小規模網路
-
動態路由
-
路由器通過路由選擇協議(比如RIP、OSPF)自動獲取路由資訊
-
適用于大規模網路
-
-
資料包的傳輸程序
-
簡述下圖 設備A 發訊息到 設備F 的傳輸程序
在傳輸程序中 源MAC和目標MAC會變換,A要想發給F,需要經過 路由器0 和 路由器1,
-
一開始的資料包源MAC是自己設備MA,目標MAC為路由器M0介面的MAC地址(網關地址)
-
從路由器0 發到 路由器1的時候,源MAC地址是路由器0自己的 M1,目標為 路由器1 的M2
-
從路由器1 發到 F 的時候,源MAC地址為 路由器1 的M3,目標MAC為 F 設備的MF
可以看出設備A發給設備F,它并不能直接得到設備F的MAC地址,只能將資料交給路由器一步步往外發送
網路、互聯網、因特網
- 同一個交換機下的稱為 網路(Network)或 局域網
- 多個網段的網路通過路由器連接的,稱為互聯網(internet)
- 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是:因特網( Internet)
- 將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都連接在一起
- 一般使用大寫 開頭的 特指因特網
ISP
- ISP,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,Internet服務提供商,比如移動、電信、網通、鐵通等
- 我們平時拉的寬帶都是通過ISP連接到Internet的
網路分類
按照網路的范圍進行分類,可以分為:局域網、城域網、廣域網等
- 局域網( Local Area Network, LAN)
- 一般是范圍在幾百米到十幾公里內的計算機所構成的計算機網路
- 常用于公司、家庭、學校、醫院、機關、一幢大樓等
- 局域網中使用最廣泛的網路技術叫:以太網(Ethernet )
- 在電腦、手機上經常見到的一個英文WLAN (Wireless LAN ),意思是無線局域網
- 城域網(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,MAN)
- 一般范圍是數十公里到數百公里,可以覆寫一個城市
- 廣域網(Wide Area Network,WAN)
- 一般范圍是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,可以覆寫一個國家,通常都需要租用 的線路,
常見的幾種介面
-
FastEthernet
- 快速以太網介面(100M)
-
GigabitEthernet
- 千兆以太網介面
-
Serial
- 串行介面
上網方式 - 電話線入戶
-
這就是平時說的:ADSL電話撥號上網(Asymmetric )
-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,提供上、下行不對稱的傳輸帶寬
-
貓( Modem),調制解調器,進行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轉換
上網方式 - 光纖入戶
- 光貓(Optical Modem ),光調制解調器,進行數字信號和光信號的轉換
上網方式 - 網線入戶
家用無線路由器的邏輯結構
- 家里路由器,里面都有交換機功能
公網 、私網IP
- IP地址也分為:公網IP、私網IP
- 公網IP(Public)
- Internet上的路由器中只有到達公網的路由表,沒有到達私網的路由表
- 公網IP由因特網資訊中心(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,Inter NIC )統一分配和管理
- 需要向Inter NIC申請公網IP
- 私網IP(Private)
- 主要用于局域網,下面是保留的私網網段
- A類:10.0.0.0/8,1個A類網路
- B類:172.16.0.0/16 ~ 172.31.0.0/16,16個B類網路
- C類:192.168.0.0/24 ~ 192.168.255.0/24,256個C類網路
- 主要用于局域網,下面是保留的私網網段
NAT
- 私網IP訪問 Nternet 需要進行 轉換為公網 IP
- NAT (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) 網路地址轉換
- 這一步可以由路由器來完成
- NAT特點
- 可以節約公網IP
- 隱藏內部真實IP
- NAT分類
- 靜態轉換
- 手動配置NAT映射表
- 一對一轉換
- 動態轉換
- 定義外部地址池,動態隨機轉換
- 一對一轉換
- PAT (Port Address Translation) 埠轉換
- 多對一轉換,最大程度節約公網IP資源
- 采用埠多路復用方式,通過埠號標識不同的資料流
-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 實作方式
- 靜態轉換
轉載請註明出處,本文鏈接:https://www.uj5u.com/qita/285624.html
標籤:其他
上一篇:kerberos